改善粉體的的表面效應是粉體材料應用過程中主要的難題之一,溫等離子體技術在改進粉體材料表面處理方面的應用主要有三方面:改進粉體分散性、改進界面結合性能、改進粉體表面性能。
粉體材料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其表面效應。粉體微粒的表面原子數之比隨粉體微粒的尺寸減小而大幅度增加,相應的,粒子的表面張力也隨之增加,粉體材料的性質就會因此發生各種變化。以金屬納米微粒為例,隨著尺寸減小,微粒的比表面積迅速增加,因而穩定性極低,很容易與其他原子相結合,在空中燃燒。另外,一些氧化物粉體微粒也會由于類似的原因,在暴露于大氣中的時候很容易吸附氣體。
改善粉體的的表面效應是粉體材料應用過程中主要的難題之一,而低溫等離子體正是一種有效的表面改性技術。首先我們先了解下究竟什么是低溫等離子體。低溫等離子體是在特定條件下使氣體部分電離而產生的非凝聚體系,其整個體系呈電中性,有別于固、液、氣三態物質,被稱作物質存在的第四態。具體來說低溫等離子體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中性原子或分子、激發態原子或分子、自由基、電子或負離子、正離子以及輻射光子。
產生等離子體的方法也有很多種,熱電離法、光電離法、激波法、氣體放電法、射線輻照法等。等離子體技術在粉體表面處理方面的應用主要有三個維度:等離子體刻蝕、等離子體輔助化學氣相沉積和等離子體處理。而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改進粉體材料表面處理方面的應用主要有三方面:改進粉體分散性、改進界面結合性能、改進粉體表面性能。
改進粉體分散性:由于粉體的表面效應,導致粉體很容易團聚,通過等離子體處理,可使粉體表面包膜或接枝,而產生粉體間的排斥力,使得粉體間不能接觸,從而防止團聚體的產生,提高粉體分散性能。
改進界面結合性能:無機礦物填料在塑料、橡膠、膠黏劑等高分子材料工業及復合材料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過多的填充往往容易導致有機高聚物整體材料的某些力學性能下降,并且容易脆化,等離子體技術正是改善這類材料力學性能的好方法。例如等離子體處理的碳酸鈣填充PVC制備SMA復合材料可以使其彎曲強度、沖擊強度等力學性能大大提高。
改進粉體表面性能:這部分應用主要有三個分維度,一是能提高粉體的著色力、遮蓋力和保色性;二是能保護粉體的固有性能及保護環境;三是在制藥領域,能夠使得粉體具有緩釋作用。
粉體材料的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技術對復合材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但是其工業化的大量應用仍然有待繼續努力,目前這一技術同時也是進行污水處理的研究熱點之一。